【环宇杂谈】
开阔视野的通识教育,兴趣导向的个人发展,赤子之心的情怀铸就,独立思考的能力锻炼,本应该在大学期间受到重视。
李宇嘉
笔者所在的单位,今年增加了毕业生招聘的规模。但从近期的几场面试发现,简历的雷同度越来越高。比如,大多数学生的学分绩点(GPA)排名很高,说明大学越来越像高中,大家都注重绩点。因为,这关系到各种评奖、保研、实习、找工作等等,学分绩点高,后面环环都顺了;比如,大多数学生从大一寒暑期起始,就开启了实习经历的“竞标赛”,很多只有1-2个月的实习经历;再比如,每一个大学生都有很多证书,或者在学生会、辩论队任职的经历。
原来的思路是,考上一个好大学,就有了理想职业的敲门砖。现在,除了比拼大学金字招牌的成色,还要拼成绩、证书、实习、口才、吃苦、管理等能力。于是,大学期间,所谓学习、考证、实习等,都是奔着“有没有用”而去的。
这其中,父母和社会的观念烙印太深了。亲戚、朋友、同事的小孩考大学,经常有人咨询我,未来哪个专业前景最好?其实,行业的周期越来越短、变迁越来越快。前几年火爆的地产、金融,现在越来越泯然众人了。这几年火爆的互联网,也已从资本的云端下来了,慢慢演变成基础设施了;公务员被认为是稳定的铁饭碗,但现在都要下基层,而且也开始“996”了。
在读书期间,大部分学生把很大部分精力放在为找工作做准备上,而且同一专业的学生,都是基于那几家好单位、好公司而同质化竞争,导致大家都投入更多的精力和时间做同样的事情,比如刷题、刷考证、刷实习。大学越来越“高中化”,而高中只有学习和考试这一件任务,大学却还面临着能力培养、适应社会、寻找工作等不确定的事情,导致发展趋势直逼内卷。
功利性、目的性越来越强,加上大家都在一条赛道里“往死里卷”地竞争,那么开阔视野的通识教育,兴趣导向的个人发展,狂野生存的韧性打造,赤子之心的情怀铸就,独立思考的能力锻炼,体验冷暖的社会观察等等,这些能点亮心灵、终生受用、并能拓宽未来职业的内容,本应该在大学期间受到重视,却被认为是“没有用的东西”,学习的时间完全被挤压。
我们发现一个现象,在大学四年、研究生三年,很多人都在为撬开“第一份优越的工作之门”而努力。所以,名校毕业的学生,在面试和工作初期,表现得都不错。因为,他们学得早、学得深,也努力。但是,一旦要开拓一个新领域,独立承担一个新课题,剖析某事件背后的原理,提出针对性的解决思路时,多数人表情茫然、答非所问,思维桎梏无法打破。
从根本上讲,就在于很多人长期从众化的学习和竞争,内心听从于学习成绩、就业单位“是否体面”、收入水平等维度的评价。本质上,这可能也是父母、周遭、社会的评价标准映射到个人的结果。但是,它导致了非常恶性的结果,即纯粹的好奇心、个性化驱使下的独立个性成长和独立思考能力的缺失,不具备创造性或批判性思维,甚至只能做一些重复性的工作。
只顾逐浪,而且只看到眼前的头浪,无法穿越更长的周期看待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的关系。很多人看上去腹有诗书,却没有赤子之心、家国情怀,甚至成为了精致的利己主义者和精致的机会主义者。对于基层锻炼、乡野调研,对于获得草根资料,并以身体力行的方式,创新工作思路,体验工作成就,内心和情感上不认同、不适应,导致“受教育者失业”的现象普遍存在。
这也是我国制造业领域长期缺工与高校毕业生就业难并存的根源。经济下行、财政紧缩,新公务人员下基层,部分高收入行业(地产、金融、互联网等)挤泡沫等,对就业大学生将会是一个“再教育”的过程,也是降低就业预期,做空虚荣,做多实质,成就自我的过程。当下,这个过程很重要,需要政府、社会、学校、老师、学生一起来创造这样的教育场景。
(作者系广东省城规院住房政策研究中心首席研究员)
在本专栏版发表的言论,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,不代表证券时报立场。